淨膚雷射
擁有淨白亮透的肌膚是許多人的嚮往,除了透過拍照的「美肌模式」自我撫慰外,總希望不論素顏或簡單妝容時,都能自然地呈現好氣色,擁有真正的美肌,展現亮麗與自信。然而,隨著年齡增長、日曝光曬,斑斑點點總在不經意中爬上臉龐。 在人體的皮膚分層中,位於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會產生黑色素 (melanin),經代謝往角質層推移即會表現在膚色上。許多體內、外的刺激會引起黑色素大量生成或分佈不均,沉積後會導致曬黑、顆粒或整片的斑點,使得皮膚看來暗沉或有瑕疵感。
事實上,皮膚的斑點部份來自於先天、遺傳或疾病,如:胎記、太田母班、顴骨母斑等,較難預防及處理。至於曬斑、雀斑等後天形成的斑點則多可透過防曬及保養達到一定的效果。但若皮膚已經曬黑或有斑點生成,甚或隨著老化而變得明顯時,雷射治療便是目前最廣泛有效的方法。 醫學上將雷射利用於除斑已經行之有年,利用雷射光能量會選擇性地被黑色素吸收、以及不同雷射波長可深入不同膚層的特性,選擇不同的雷射種類及擊發條件,便可針對各種目標產生不同的效果與反應。應用在色素斑塊上,便可擊碎位於特定膚層的黑色素群,經由代謝吸收,達到短時間內淡化斑點的效果。
此外,雷射光的波長愈短,黑色素所吸收的能量愈強,在兼顧安全的考量下,一般建議波長介於532nm至1064nm間,會達到較好的淡斑效果。在五花八門的雷射中,目前淡斑、亮白的主流方法之一即為淨膚雷射。最早是專門去除胎記、刺青的特殊用途雷射,之後經臨床證實,同時能明顯改善膚質,經由醫學美容技術的演進,便被大量應用。
適合對象
皮膚斑點
雀斑
黑斑
老人斑
曬斑
肝斑
膚色不均
皮膚暗沉粗糙
細纹
胎記
刺青
紋眼線
色素沉積
毛孔粗大
疤痕
痤瘡
粉刺
痘痘

手術時間
約60分鐘

麻醉方式
局部短暫麻醉

術後傷口
不明顯

恢復期
無

恢復時間
不須休息,可立即上妝上班,日常生活不受影響
手術優勢
淨膚雷射之英文俗稱為Laser Toning,由此可知其針對膚色不均具有”調色”的明顯效果。一般所謂「淨膚雷射」主要是釹雅鉻雷射(Nd:Yag Laser)的一種,可依膚況需要選控其雙重波長,532奈米 (mn)針對淺層色斑,1064奈米 (mn)紅外波段則處理深層病灶。淨膚雷射亦有「白瓷娃娃雷射」之稱,與早期俗稱「黑臉娃娃柔膚雷射」不同的是,其不須塗敷碳粉即可施打。
淨膚雷射真正的名稱為「Q開關釹雅鉻雷射」 (Q-Switched Nd:YAG Laser),能於極短的脈衝時間內產生極高的能量光束,被皮膚黑色素吸收轉換成熱能後,將黑色素斑塊擊碎打散,再由巨噬細胞吸收,透過淋巴系統代謝排出。這種「選擇性光熱分解效應」(selective photothermolysis),會在不傷及周邊組織的情況下,鎖定目標進行擊發,兼具標的效果及安全性。
淨膚雷射可破壞沉澱的顏料及色素,包括來自表皮和真皮的內源性黑素細胞,以及外源性的色素顆粒。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去除胎記、刺青、去斑、除痣,去除色塊並達到均勻膚色的效果。特別的是,在去除色素的同時,熱反應在真皮層能刺激膠原蛋白的增生,明顯改善部分皮膚細紋;也能清除堆積之老廢角質,使毛孔縮小,有效改善暗沉粗糙,並能增加緊實程度。數次療程後,粉刺、痘痘或皮膚出油情形亦可得到改善。肌膚看來自然光亮潔淨。相較於其他雷射,淨膚雷射較為溫和,沒有明顯傷口,也較不易反黑。術後幾乎沒有恢復期,不須休息,容易照顧,可立即上妝上班。因此有時也被視為重要場合前之美肌急救療程。
優勢:
- 安全性高、副作用少
- 治療溫和,疼痛感低
- 術後無明顯傷口或出血,照顧容易
- 無恢復期,可立即正常作息
術後成效:
- 淡化黑色素:淡斑、淡疤、均勻膚色。亦可有效去除藍、黑、紅、黃色刺青。
- 代謝老廢角質:清除粉刺及去除角質
- 促進膠原蛋白增生:縮小毛孔、緊緻肌膚、撫平細紋、皮膚光亮
- 改善皮脂分泌:減少油光、改善痤瘡狀況
手術方法

卸妝並徹底清潔臉部 > 塗抹麻醉藥膏 > 靜待15~20分鐘 > 雷射治療 (全臉雷射約10~15分鐘) > 敷上鎮靜面膜休息15分鐘 > 卸除清潔,擦上保濕、保養及防曬乳
疼痛感較低者可不上麻藥;若術前有塗敷麻藥,包含等待、術後卸除清潔等程序,共約1小時。
淨膚雷射為溫和漸進之療程,每一次治療都可看見效果,多次治療所累積之效果會更明顯。治療頻率依個人狀況而異,一般建議的完整療程為3~6次 (每次間隔約3~4週)。在療程結束後,每隔2~3個月可再次進行療程,作為定期保養。
至於刺青的去除,一般藍色刺青需約2~6次可淡化;紅、綠、黃等色則需6~10次不等的療程。但若部分顏料含有金屬離子(如鐵離子),或有難以吸收雷射能量的深色化學物質(如氧化亞鐵)等成分,該區塊雷射效果會較差。
重要的是,治療的頻率與能量控制會決定治療成效,必須經由專業醫師評估,決定治療計畫。
術後照顧
須諮詢醫師,不適合進行療程者:
- 懷孕或哺乳婦女
- 蟹足腫或疤痕增生體質
- 特殊膚況,如:光敏感病史、皮膚有傷口或發炎、皮膚病變等
- 血液相關疾病、服用特殊藥物、具有糖尿病史或免疫系統異常等特殊體質
術前準備
- 提早防曬、避免刺激
- 術前三週開始即應注意防曬、避免化學或物理性的去角質或換膚、避免口服A酸或光敏感藥物,以免皮膚變得脆弱,或增加反黑的風險
術後保養
- 適時冰敷:術後皮膚可能有些微泛紅或灼熱感,此為正常反應,大多於數小時內即可消退。若仍感不適可藉由冰敷舒緩,每次15-20分鐘,休息約40分鐘可再次冰敷
- 避免刺激皮膚:治療後一週內,應以溫和無刺激性之潔膚產品或清水洗臉,並以毛巾輕觸沾乾水分,勿擦拭抹乾,以免刺激皮膚。同時勿使用刺激性保養品,含酒精成分或去角質功能等產品應先避免
- 注重保濕:皮膚經熱反應後較為乾燥脆弱,少數個案會有搔癢或脫屑情況。術後一週須加強保濕及修復保養
- 加強防曬:室內、外均須注意防曬,可選擇防曬黑(UVA)且防曬傷(UVB)之防曬產品。請於外出前30分鐘塗抹,身處室內亦須塗抹,每2小時補擦一次
- 避免刺激飲食:術後盡量避免刺激性、高油脂類食物
可能副作用:
文獻報告曾有引起光過敏性蕁麻疹、毛囊炎等後遺症之個案。少數個案則出現術後色素沉澱返黑的情況。部分個案因雷射能量過高造成黑色素永久性破壞,導致部分色素脫失引起白斑,反造成膚色斑駁不均。
